教育焦点 | 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融合

Ms Lisa Li
副园长
在天津惠灵顿幼儿园,我们致力于弘扬与发展中国文化,不仅限于传统节日、庆典和装饰。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阶段该如何科学合理、适宜的开展一直都是一个值得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话题。
我们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设计和组织适宜的文化教育活动,创造互动式的文化环境,帮助幼儿逐步融入多元文化的社会,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在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领域中,包括了培养幼儿的“归属感”的目标,其中也包括了文化上的归属感。

同时,惠灵顿(中国)的课程框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机会,从不同且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待文化。在天津惠灵顿幼儿园,我们把“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容融入主题中,为孩子们创造独立调查和学习的机会和活动,让孩子们能够自己探索和思考,与伙伴合作解决相关问题,学习相关知识,有效提高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在一个有效的早期教育课程设计中,课程的整体性质、课程是否能有效结合户外教学并让孩子充分体验大自然是课程规划的核心。而二十四节气的核心正是“大自然”。

站在儿童的视角,设计并组织有趣的活动。幼儿的兴趣是多样的,我们的老师根据平时对孩子们的观察,结合孩子的兴趣点设计了有趣且孩子们能参与的活动,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例如,“大雪”节气恰逢下了场大雪,我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去雪地玩耍,随后把一盆盆的雪和孩子们的疑问带回教室,共同探讨。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研究“雪”,做“雪”的实验,听关于“雪”的歌曲,创作关于“雪”的艺术作品等等。


创设互动生成的文化环境。在老师与孩子探讨学习后,他们可以把他们的学习过程生动地以文字符号、照片、图画甚至是立体的艺术作品呈现在校园内。孩子们也是环境的创作者,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帮助孩子们创造一个浸润性的文化学习环境,让幼儿们不仅仅是在有限的课堂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在更广阔和自由的环境中自由地体验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意义。



现今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我们要支持幼儿走入多元文化的社会,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在课程中,老师们经常会基于同一主题背景下引入其他文化元素,了解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和文化习惯,让幼儿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并增强幼儿对于世界文化多元性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培养他们的世界公民意识。这种全方位的文化教育将有助于提高幼儿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认知意识,让幼儿成为具有世界公民意识的终身学习者。



相关资讯


